補貼退坡對于新能源客車市場的影響還在繼續。7月的新能源客車市場繼續延續6月的慘淡局面,產銷量雙雙下跌。新能源客車總產量僅3542輛,環比降低20.15%。上牌量代表的銷量走勢本月同產量一樣跳崖下跌,環比降低77.5%,上牌總量僅為2405輛,月度對比勉強超過2月和3月的市場淡季。
新能源客車市場受政策影響深遠,今年來看,5月份為享受0.7倍補貼而造成的集中搶裝行情所帶來的產銷規模均破1.4萬輛的超強表現估計難以再現,未來幾月的新能源市場市場預計會繼續延續這種冷清慘淡的局面。年底雖然可能會面臨公交集團的車輛更新需求,而是否能迎來新一輪產銷高潮可能還需要看政策進一步退坡的幅度影響。
從動力類型看,純電動客車依然是新能源客車主力產品,7月產量3250輛,占比超過90%,達到近92%。本月,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占比有所提升,總產量287輛,環比上月增長了395%。燃料電池客車本月僅產出5輛,出自宇通客車(4輛)和佛山市飛馳汽車(1輛)。
從車長區間來看,10米-12米車長區間依然是新能源客車主流車長,占比達55%。8米-10米車長區間占比29%。而值得關注的是,6米-8米車長區間產量在近兩月占比增加,主要來自成都客車(7月產量280輛),6米以下車長客車不同于前半年幾乎零產量的情況,7月產量高達192輛,來自于三家客車生產企業,分別是華晨鑫源(144輛)、東風小康汽車(44輛)和北汽福田(4輛)。
從上牌量使用性質來看,95%上牌的新能源客車用于城市公交,比例較之上月有所提升。7月3日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2020年底前,全國重點區域的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公交車全部更換為新能源汽車,預計未來三年,新能源公交車占比還會穩步提升。
前十榜單中,與上月對比來看,華晨鑫源今年上半年沒有產出,本月以144輛的產量首次進入榜單。廈門金旅結束6月產量僅6輛的陰霾記錄,再次挺進前十。安凱汽車7月僅產出60輛,跌出榜單。珠海廣通7月產出429輛,繼2月后(2月產量居首位),再次進入Top 2。宇通客車依然高居首位。
今年1-7月累計產量來看,宇通客車依然遙遙領先,行業龍頭地位穩固。前7月來看,宇通客車總計產出8227輛,這一數值幾乎是排名第2-4位的廈門金旅、比亞迪和珠海廣通總產量的3倍。廈門金旅以總產量57輛的微弱優勢超越比亞迪,位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