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比亞迪的刀片到廣汽彈匣,再到近期長城汽車的大禹,無一不在說明著電池組對于電動車的重要性,其除了能關系到車輛的續航里程外,還會影響到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近日,SES(SolidEnergy Systems)宣布推出一款名為Apollo的鋰金屬電池,這款電池的容量為107 Ah,一舉成為目前世界上單體容量最大的鋰金屬電池,也是全球首次公開展示超過100 Ah的單體鋰金屬電池,同時將會被應用到汽車市場。根據SES與通用汽車、現代汽車的聯合試驗,同一輛車用傳統鋰離子電池充一次電可以跑300英里,而用混合鋰金屬電池充一次電則可以跑500英里(約800公里)以上。
艾芬豪資本經過大量的動力電池考察后,認為SES擁有當前市場上最先進的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并且是距離在電動汽車上實現商業化量產最近的一家公司。目前,SES在上海建設超級工廠,預計在2023年投產,年產能為1GWh。

產品方面,根據官方表示,該電池容量為107 Ah,但重量僅0.982 Kg,同時能量密度為417 Wh/kg、935 Wh/L,在室溫下進行10小時、3小時和1小時放電測試,均展現出極高的容量和能量密度。這樣的產品力放在當下的汽車領域當中,確實擁有著相當強的綜合實力,甚至以及達到了行業領先的水平。并且從數據上來看,混合鋰金屬電池的性能是遠遠好于固態電池的。

不過SES創始人表示,鑒于汽車需要在不同工況下工作,該產品電池還需要進一步測試和優化,需要在高、低溫的狀態下都能有出色的表現。此外后續還將從新材料開發平臺、車用級大電芯生產工藝開發能力、人工智能安全軟件三個方向并行開發。

同時,SES還宣布正在上海嘉定建設超級工廠,總面積達30,000平方米,計劃于2023年竣工,建成后的產能將達到1GWh,將是全球產能最大的鋰金屬電池工廠。
另外,根據官方表示,混合鋰金屬電池相比鋰離子電池擁有三個優勢:1、能量密度高,續航能達到常規鋰離子電池的50%或以上。2、通過對不同環境下的測試,擁有更高的安全性。3、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說實話,除了第一點之外,我對于后兩點還是保持存疑的狀態,一切都需要等到最終量產化才能得到答案。

再來說下公司背景,SES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電動汽車混合鋰金屬電池開發者及制造商,在材料、電芯、模塊等多方面都有涉獵。其前身為 SolidEnergy Systems,總部設在新加坡,目前在美國和中國兩地經營電池原型生產廠。

據悉,在今年4月SES獲得1.39億美元D輪融資,由通用汽車公司領投、上汽集團、吉利集團、起亞現代汽車、天齊鋰業等投資機構跟投。其中目前已與通用汽車已達成戰略合作,計劃明年推出車用級鋰金屬電池A樣品,并在2025年正式開啟鋰金屬電池的商業化量產。另外據公司CFO介紹,SES預計在2024年啟動1GWh的試點設施,2025年啟動首個10GWh的電池工廠,在2027年產能預計可增加至30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