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發布《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解決我國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意見》從生產、流通、消費、基礎設施、綠色技術、法律法規政策等6方面對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作出部署安排,并明確了85項重點任務和牽頭單位。
《意見》進一步明確了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目標:到2025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明顯優化,綠色產業比重顯著提升,基礎設施綠色化水平不斷提高,清潔生產水平持續提高,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碳排放強度明顯降低,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更加完善,法律法規政策體系更加有效,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流通體系、消費體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綠色發展內生動力顯著增強,綠色產業規模邁上新臺階,重點行業、重點產品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意見》提出,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其中強調,推進工業綠色升級。加快實施鋼鐵、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紡織、造紙、皮革等行業綠色化改造。全面推行清潔生產,依法在“雙超雙有高耗能”行業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完善“散亂污”企業認定辦法,分類實施關停取締、整合搬遷、整改提升等措施。壯大綠色環保產業。建設一批國家綠色產業示范基地,推動形成開放、協同、高效的創新生態系統。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和以環境治理效果為導向的環境托管服務。進一步放開石油、化工、電力、天然氣等領域節能環保競爭性業務,鼓勵公共機構推行能源托管服務。提升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循環化水平。推進既有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循環化改造,推動公共設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級利用、資源循環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處置等。鼓勵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在加快基礎設施綠色升級方面,《意見》提出,推動能源體系綠色低碳轉型。堅持節能優先,完善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大力推動風電、光伏發電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水能、地熱能、海洋能、氫能、生物質能、光熱發電。加快大容量儲能技術研發推廣,提升電網匯集和外送能力。增加農村清潔能源供應,推動農村發展生物質能。促進燃煤清潔高效開發轉化利用,繼續提升大容量、高參數、低污染煤電機組占煤電裝機比例。在北方地區縣城積極發展清潔熱電聯產集中供暖,穩步推進生物質耦合供熱。嚴控新增煤電裝機容量。提高能源輸配效率。實施城鄉配電網建設和智能升級計劃,推進農村電網升級改造。提升交通基礎設施綠色發展水平。積極打造綠色公路、綠色鐵路、綠色航道、綠色港口、綠色空港。加強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加氫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意見》還提出,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實施綠色技術創新攻關行動,圍繞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領域布局一批前瞻性、戰略性、顛覆性科技攻關項目。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積極利用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政策支持綠色技術應用。充分發揮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作用,強化創業投資等各類基金引導,支持綠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