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低碳發展已成為共識,國家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支持清潔能源發展。作為清潔能源的一種,風電行業迎來蓬勃發展,也讓相關產業鏈企業迎來發展的“黃金期”,為風力發電的風機提供集中潤滑系統的盤古智能正是其中之一。
盤古智能抓住政策支持帶來的行業發展“紅利期”,憑借精湛的技術工藝、優質的產品質量、高效的產品交付能力、專業的客戶服務等競爭優勢,快速切入國內外主流風機客戶,市占率穩居行業首位,脫穎而出成為行業龍頭企業。目前,盤古智能開始走向公眾市場,接受資本市場的檢閱,謀求更長遠的發展。
近幾年,盤古智能業績快速增長,盈利能力不俗。據招股書披露,2018年-2021年1-6月,盤古智能營業收入分別為9,638.39萬元、18,985.50萬元、34,813.16萬元和17,122.52萬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40.75萬元、6,574.70萬元、15,832.54萬元和6,986.52萬元。
風電發展帶來“紅利期”
據了解,盤古智能主要從事集中潤滑系統及其核心部件研發、生產與銷售,致力于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集中潤滑系統,為客戶提供集中潤滑系統整體解決方案。目前,盤古智能產品主要應用領域為風電行業,為風機提供集中潤滑系統。
盤古智能業績的快速增長,無疑受益于風電行業的“大爆發”。
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國家戰略正不斷推動著可再生能源產業革新,清潔能源發展有目共睹。在政策支持下,風電行業迎來蓬勃發展。
此前,國家陸續出臺了《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關于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關于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等一系列指導政策支持國內風電產業發展,使得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快速增長,風電機組制造技術快速提升。
目前,中國的新增裝機容量和累計裝機容量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風電市場。據統計,2020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52.00GW,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48.94GW,海上風電新增容量3.06GW,超過2018年與2019年國內新增風電裝機容量之和。我國累計裝機容量達262.10GW,已超量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的風電裝機目標。
在政策極大推動下,以及資本的投入,促進了風機零配件行業的市場需求,為盤古智能風機集中潤滑系統的產品發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脫穎而出:重視研發+穩定交付
行業發展紅利之下,盤古智能迅速抓住機遇并脫穎而出。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統計,2018年-2020年,盤古智能在風力發電類集中潤滑系統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為37%、42%和54.8%,連續多年排名市場第一。
市場占有率超過40%,穩居行業首位,盤古智能已成為細分行業龍頭企業。盤古智能做對了什么?
首先,對研發的重視無疑是首位。從成立之初,盤古智能始終重視研發的創新及投入,已建立了研發部、生產部、質量部相結合的研發體系,研發部及各事業部項目組分工協作、相互配合,從概念形成、研發方案設計、分階段研發成果確認、客戶使用反饋至研發完成,形成了一整套科學合理、嚴謹完備的技術創新機制,為公司進一步拓寬業務領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長年積累集中潤滑系統設計和生產實踐經驗,盤古智能儲備了豐富的產品測試數據。盤古智能通過歸納、總結和提煉所形成的技術訣竅,是公司核心技術的主要體現之一,具有較難的可復制性。
科研實力是能將盤古智能產品理念快速轉化為設計方案和產品的保障,同時搭建了完備的人員隊伍,積累了一批經驗豐富的研發人才,形成了完善的研發體系,具備了較強的科研實力。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1年6月30日,發行人擁有5項發明專利、17項實用新型專利,共計22項專利。
其次,高效、穩定的交付能力。集中潤滑系統產品具較強的定制化特點,在生產過程中,集中潤滑系統是否能滿足客戶需求、是否能夠按照交期足量提供貨物、是否能快速響應設備問題等直接影響了下游客戶的產品質量和出貨周期,因此,產品研發設計和批量生產定制化產品相結合的能力是衡量風機集中潤滑系統生產商的重要標準。
盤古智能經過長期的產品開發和生產經驗累積后擁有一支良好的研發及生產團隊,可以迅速理解下游客戶對其集中潤滑系統的技術與環境要求,并擬定產品的設計方案。同時,可在較短時間內設計出在使用性能、空間結構上能夠與客戶產品良好匹配的集中潤滑系統,再結合公司良好的精密制造能力和經驗豐富的生產團隊可在較短時間內對設計的定制化產品進行批量生產。
市場的認可的最好的證明。憑借長期積累的產品開發能力,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完善的服務,盤古智能已經得到了風電領域內知名客戶的認可,包括金風科技、遠景能源、上海電氣、東方電氣、三一重能、運達股份等國內知名企業以及維斯塔斯、西門子歌美颯、通用電氣等國際知名企業,產品基本覆蓋了多數國內外知名風機設備制造商。
“搶裝潮”的應對之策
提到風電發展,不得不提“搶裝潮”。
2019年5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2020年陸上風電項目取消補貼進入倒計時,風電行業過去的2019年和2020年迎來搶裝潮。2021年,風電裝機數量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下滑。
從短期來看,“搶裝潮”帶動了風電行業過去2年的高速發展,但也可能會影響“搶裝潮”后的需求,2021年后風電行業整體新增裝機容量存在下滑的風險,相關產業鏈業務無疑將會出現一定的業務下滑,盤古智能也不例外。
但從長期來看,國家政策目標在于引導新能源投資、推動風電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通過公平競爭和優勝劣汰推動產業升級,中長期行業前景具備政策支持,2020年國家提出的“碳中和”目標及配套政策將帶動風電行業未來數年內的逐步回升,未來行業空間依舊預計擴大、景氣度提升,此外財政補貼的退出可以倒逼風電行業加快市場化進程,擺脫補貼制約。
綜合來看,政策退坡對于盤古智能這樣具備較強競爭力且已形成一定市場規模地位的企業來說,短期內業績可能會有一定波動,但并不影響其向好發展的趨勢。
據最新招股書披露,2021年1-9月,盤古智能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1.3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17.83%。
考慮到“碳中和”政策已成為國家重大戰略,并在2021年3月納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風電行業作為我國主要清潔能源仍具有良好的發展市場,未來國內風電裝機容量仍將保持較高規模。
此外,2021年盤古智能潤滑系統在海外風電市場、其他應用領域以及液壓系統的開發和市場導入均實現較大突破。在工程機械領域,盤古智能研發的盾構機集中潤滑系統已經通過中鐵裝備的可靠性測試認證,開始小批量在盾構設備上投入使用。在軌道交通領域,憑借其良好的技術水平和豐富的產品經驗開發了輪緣潤滑系統,盤古智能積極推進了國內軌道交通潤滑技術的國產化,目前已通過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測試,有望實現進口替代。
作為“隱形冠軍”,盤古智能逐漸走到聚光燈下,很好的闡釋并讓投資者看到了這家“小而美”公司的價值所在。而借助登陸創業板,盤古智能有望再次迎來發展的“黃金期”,并實現更長遠發展。
來源:南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