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戰略背景下,儲能產業成為今年最受關注的風口熱點之一,國家和省、市相關政策密集出臺,預期市場規模將達萬億級。
面對萬億級“風口”,惠陽在6月中下旬召開惠陽區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梳理發展思路,將迎新型儲能風口蓄勢起飛,后年產值有望破350億元。
優勢
產值突破百億元
產業鏈基本完備
近年來,隨著綠色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能源結構加速轉型,能夠解決新能源發電帶來的電力系統不穩定問題,還能提高用能效率,調節供需平衡的儲能產業迎來發展春天,涌現出投資熱潮。
據初步統計,目前惠陽全區實際投產(含試生產)的新型儲能產業鏈相關企業25家,2022年總產值突破100億元,這在惠州整個大盤中不算“大頭”,但分量亦不小。
目前,惠陽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基礎,有不少新興明星企業,包括貝特瑞、古瑞瓦特、恒創睿能、科信聚力等等。區內企業生產的產品已經覆蓋了移動儲能、戶用儲能、分布式工商業儲能、集裝箱式大儲能以及鐵鉻液流儲能系統(發電側、電網側長時、儲能系統)等多種類型終端客戶,涉及儲能電芯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鋁塑膜等)、儲能電池、變流器、系統集成、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等多個細分領域,產業鏈基本完備。
在應用場景上,惠陽亦有一些示范項目落地,古瑞瓦特廠區光儲一體示范項目、恒創睿能廠區梯次利用電池試驗項目均已運行一年以上。
“惠陽新型儲能產業的發展,深度嵌入廣東省萬億級新型儲能產業中,同時具備一些特色優勢。”惠陽科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儲能終端產品的主要市場仍然是歐美和中東地區,惠陽產業鏈齊全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生產物流成本,距離鹽田港(000088)較近可以有效降低企業交付成本。
惠陽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說,惠陽有適合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化工園區——惠陽新材料產業園,同時還有大量已建成的高標準廠房,層高、承重等方面都符合鋰電、儲能集成等相關企業進駐。此外儲能產業與電子信息產業關聯程度比較高,惠陽多年來在電子信息產業上有相當扎實的基礎。
突圍
組建產業聯盟
加快編制產業發展規劃
有基礎、有信心,還要有規劃和行動力。打造一個產業,非一日之功。從產業鏈基本完備到能支撐起戰略性支柱產業的產業鏈打造,惠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完備的計劃和長久的堅持,完成從項目到產業的升級。
惠陽計劃從運用場景突圍,從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同時發力開拓應用場景,不斷壯大儲能產業體系。一方面依托國企投資打造新型儲能的應用場景,打通區內企業之間的產業鏈合作,以應用場景推動招商引資;另一方面積極鼓勵用電量大的大型工業企業投資建設儲能電站,推薦采購本區域內儲能產品。
早在2021年,惠陽就已經成為全市首個用電量超百億千瓦時縣區,目前年用電量500萬度以上的工商業企業多達78家。作為堅持制造業當家的智造高地,電網資源豐富的惠陽非常適合布局新型儲能項目。
如今科信聚力分布式工商業儲能電站、惠陽區新材料產業園鐵鉻液流儲能電站等即將進入建設階段,南網電力科技電網側電化學儲能示范電站、嘉誠信通數據中心分布式工商業儲能電站等一批項目正在積極推動建設。此外還規劃在18個變電站附近選址建設新型儲能電站,爭取一年內裝機容量達到500兆瓦時。
今年以來,惠陽還積極引進優質新項目,謀劃建立符合惠陽產業發展實際的新型儲能產業聯盟,全力推動惠陽新型儲能產業建鏈、補鏈、強鏈。目前已經簽約中海儲能、廈門首能兩個10萬噸級電解液項目落戶惠陽區新材料產業園,預計總占地50畝,按照目前市場價格測算達產產值超過60億。此外,還有海珀爾寰晟新能源、華澗新能源等一批新能源產業項目在談。